通用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立式铸轧工艺铸轧速度及镁含量对Al-50Si-xMg合金组织的影响

2024-03-24 21:42:53 新闻资讯

  过共晶Al-Si合金具有密度小,耐磨性好,导热性好,热线胀系数低等优点,被大范围的使用在电子、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目前,传统的过共晶Al-Si合金生产的基本工艺主要有:熔炼铸造法、压力/无压浸渗法、半固态成形法、粉末冶金法、喷射沉积法、快速凝固-粉末冶金法等。

  其中熔炼铸造法相对简单,但其凝固速率较低能引起初晶Si的粗化,故不能获得用于电子封装的高硅铝合金。

  因此开发一种短流程、低成本的高硅铝合金制备工艺,具备极其重大的研究意义和经济价值。

  双辊铸轧法是21世纪冶金行业最有潜力的技术之一,具有产量高、成本低、耗能低等优点,因此将其应用在生产过共晶Al-Si合金中很有前景。

  Al-50Si合金的液相线℃,故采用传统铸造工艺制备Al-50Si合金极为困难。

  此外,在合金中添加Mg元素,可以在不增加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的同时降低两相区温度,且Mg2Si相的形成亦能有效提升合金的力学性能。

  本试验主要是通过立式铸轧工艺,制备镁含量不同的Al-50Si-xMg合金。

  并就立式铸轧工艺对Al-50Si-xMg合金的微观结构和硬度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也对所制备的板材中缺陷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

  保温10min后,将坩埚从感应炉中取出,同时开动铸轧机,将熔体通过铸嘴浇入铸轧机中,设置铸轧速度分别为2m/min、5m/min、30m/min进行铸轧试验。

  我们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合金物相进行定性分析,并采用EDS能谱分析仪观察合金中相的形态和元素分布。

  最后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对合金中初晶Si的尺寸做测量,所采用的计算公式为:S=2×A/π(1)。

  我们截取长宽尺寸为10mm×10mm的试样,通过KB-SA型维氏硬度计测量其维氏硬度。

  传统铸造法制备的1#合金,和不同铸轧速度的立式铸轧的Al-50Si-xMg合金的初晶Si的微观结构和尺寸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传统铸造法得到的合金,初晶Si形状不规则,呈粗大板条状和多边形状,且由于初晶Si具有高脆性,在制样过程中容易剥落,使样品中出现许多孔洞。

  相比之下,由立式铸轧法得到的合金,初晶Si的尺寸细小并呈颗粒状均匀分布在基体中,且板材表面和心部的初晶Si都呈现相同的弥散度,如图2所示。

  初晶Si的晶粒尺寸及弥散度,可与喷射沉积以及激光熔化技术所制备的1#合金的相媲美。

  当铸轧速度为5m/min和30m/min时,1#合金中初晶硅的平均尺寸分别为9.1μm和16.4μm,明显优于传统铸造法。

  从图3中能够正常的看到不同铸轧速度下制备的Al-50Si-xMg合金,其初晶Si的尺寸、分布以及微观形貌的变化。

  当铸轧速度为2m/min和5m/min时,两合金板材表层的初晶Si细小且分布均匀,而心部的初晶Si粗大且集中。

  这可归因于铸轧速度低,使得板材表层和心部的冷却速率不同,进而导致板材心部的初晶Si尺寸比表层的大。

  当铸轧速度为30m/min时,板材表层和心部初晶Si的尺寸细小,且分布比铸轧速度为2m/min和5m/min时的更为均匀。

  另外,从表2中能够准确的看出,Al-50Si-xMg合金中初晶Si的尺寸均随铸轧速度的增加而下降,并且存在相同铸轧速度下,初晶Si的尺寸随镁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的规律。

  这是因为,一方面,部分Fe溶于Si中形成Al-Fe-Si化合物,降低了Si的活性,阻碍了Si原子的聚集和长大。

  另一方面,Mg2Si相的形成降低了合金中Si原子的含量,进而影响初晶Si的尺寸,Al-50Si-xMg合金的XRD图谱如图4所示。

  由图中能够正常的看到,1#合金的所有衍射峰都是由Al相和Si相产生的,除此之外,观察不到其他的相。

  与常规铸造法制备的样品相比,立式铸轧法制备的1#合金中Si相的衍射峰向低角度移动,表明Si的晶格常数随Al在Si中的固溶度增加而增大。

  且随着铸轧速度的增加,Si相的衍射峰也向低角度移动,是因为铸轧过程中存在比较大的过冷度。

  而过冷度随铸轧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从而使得Al在Si中的固溶度增大,由此能够推断合金在铸轧过程中形成了Si(Al)过饱和固溶体。

  此外,在合金的图谱中还可以观察到Al-Si-Fe金属间化合物,如δ-Al4FeSi2相和β-Al5FeSi相。

  a点和f点为Mg2Si相,b点、c点以及e点为Al-Si-Fe金属间化合物,d点为初晶Si。

  在2#合金中,Mg2Si相位于Si相和AlSi-Fe相之间,呈粗大针状的Al-Fe-Si金属间化合物应是亚稳态δ-Al4FeSi2相。

  3#合金中Mg2Si相均匀分布在Al-Si-Fe相之间,长针状金属间化合物应为β-Al5FeSi,这与MaPan的试验结果相同,也与XRD的衍射结果相一致。

  合金的硬度与铸轧速度以及镁含量有关,相同铸轧速度下,2#和3#合金的硬度要高于1#合金的。

  当铸轧速度高于5m/min时,3#合金的硬度要高于2#合金的,在铸轧速度为30m/min时,制备的3#合金硬度值最大,为384HV。

  结果表明,Al-50Si-xMg合金的硬度,随镁含量和铸轧速度的增加而提高。其中Mg2Si相的形成能有效提升铸轧板的硬度,来提升板材的力学性能。

  随铸轧速度的增加,三种铸轧板的厚度表现出相同的规律。不同镁含量下铸轧板的厚度均随铸轧速度的增加而降低。

  将熔体倒入铸轧区时,首先与轧辊接触的部分会迅速凝固,并沿着轧辊表面冷凝成一层很薄的凝固胚壳。

  当铸轧速度很快时,固-液界面只有少数的时间向熔体内推进,两侧的凝固胚壳在轧辊和熔体的作用下被带到kiss点附近。

  最后,轧辊两侧的固-液界面在kiss点相遇,并在轧制力的作用下轧成板坯。

  当铸轧速度较慢时,轧辊两侧的固-液界面在相遇前,有足够的时间向两相区转变,从而增加kiss点附近凝固层的厚度。

  当铸轧速度为2m/min时,制备的Al-50Si-xMg合金其心部均出现裂纹并产生分层现象。

  然而,裂纹仅出现在铸轧速度为2m/min的情况下,这可归因于板材心部较慢的冷却速率以及较低的散热速率。

  结合上述XRD和EDS检测的结果,基体中Si元素主要以初晶Si和Al-Fe-Si金属间化合物的形式存在;Fe元素主要以Al-Fe-Si金属间化合物的形式存在;Mg元素主要以Mg2Si相的形式均匀分布在基体中。

  呈脆性的初晶Si和Al-Fe-Si金属间化合物在板材心部的聚集,是产生中心裂纹的根本原因之一。

  裂纹穿过初晶Si和Al-Fe-Si金属间化合物,继续扩展,最后导致穿晶断裂。

  当熔融金属注入辊缝时,邻近轧辊两侧的熔体优先凝固,是因为轧辊温度低,传热能力强,在靠近轧辊一侧的熔体中有较大的过冷度,并且轧辊也能作为异质形核的基底,因而在轧辊附近会迅速产生大量晶核。

  由于大量晶核的出现,相邻晶粒将很快彼此相遇进而不再继续长大,因此铸轧板表面的Si颗粒细小而均匀。

  在轧辊附近的熔体快速凝固后,未凝固熔体中较大的Si团簇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铸轧区的中心。

  这些Si团簇具有相互凝固以降低表面能的趋势,并且熔体中心温度比较高,通过凝固区散热缓慢。

  而结晶潜热的释放也会阻碍熔体中心热量的散失,因此固-液界面前沿的温度梯度变得平缓,造成熔体中心的过冷度降低,进而促进Si团簇的聚集和长大。

  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初晶Si在板材心部聚集,将导致该区域的内应力集中并增加畸变能。

  当剪切应力和内应力之和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导致材料开裂、分层,从而恶化板材性能。

  立式双辊铸轧工艺能有效改善初晶Si的尺寸,当铸轧速度为5m/min时,Al-50Si合金中初晶Si的尺寸能从传统铸造的80.1μm减小到9.1μm。

  在Al-50Si合金中添加Mg元素能有效改善初晶Si的尺寸,当添加w(Mg)=10%,铸轧速度为30m/min时,合金中初晶Si的尺寸能从16.4μm减小到7.0μm。

  铸轧板的厚度随铸轧速度的增加而降低,当铸轧速度低于5m/min时,板材中将出现初晶Si的中心偏聚现象。

  Al-50Si合金的硬度主要受铸轧速度和镁含量的影响,当添加w(Mg)=10%,铸轧速度为30m/min时,合金的最大硬度可达384H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