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研发服务商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迅杰光远)获评国家
成立于2016年的迅杰光远,在2022年便入选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在长期资金市场方面,2022年下半年迅杰光远获得首轮融资后,又于今年5月获得新一轮融资。而此前在近红外领域,尚未有企业取得融资。日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迅杰光远创始人兼CEO阎巍做了深度访谈,以期理解迅杰光远的发展思路。阎巍表示,迅杰光远是唯一将MEMS(微机电系统)大规模应用于近红外技术的企业;通过将近红外技术从实验室带到了交易现场,搬上生产线,这就跳出了单纯的科学仪器的范畴,成为为实际生产自动化赋能的过程仪表企业。
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5年,近红外设备经历了从滤光片到光栅再到傅立叶的技术更新,但整体没发生巨大变化,也一直存在实验室设备的“傻大黑粗”通病:体积大、重量大、价格相比来说较高——近红外技术虽能利用,但对用户的支付能力、设备的使用环境有较大限制,因此渗透性相比来说较低。而实际上,希望使用近红外设备的用户贯穿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从原材料供应商、贸易商到加工商、生产商,在生产、采购、仓储、质检各环节都需要。
我觉得这是产品化的问题:如何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把技术做成适合客户在场景中使用的产品。
我们在企业成立之前,经过调研得出:近红外技术的优点是快速、高效、无污染,缺陷在于价格高、体积大。我们要做的,是补足原有设备的缺陷、用户和产品之间的错位。
我们选择了以MEMS(微机电系统)光谱技术传感化为技术路线实现产品化,该路线一方面能够把价格降到原来的1/5,贸易商可接受,未来农户也可能接受;另一方面把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10,能做到贴身携带、一拎就走。目前我们公司是唯一将MEMS规模化应用于近红外技术的企业,别的企业尚未批量生产。其中要解决的,不仅是把一块芯片变成一台设备的问题——作为检测设备一定要做到两点:一是单台设备检验测试同一样品的稳定性;二是多台设备检验测试同一样品,台间差要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
这里涉及的是工程化的问题:从一个模块到一台设备最简单,但从1台设备到100台设备,并却保持性能,难度会指数级增长。这涉及供应链、原材料、工程化设计等环节,要解决抗温度、抗震荡、抗EMC电磁干扰等问题。从用户出发
我们的想法是,如果从元器件做起,可能我们也可以造出近红外技术圈内叫好、能够解决技术问题的产品。但企业更应该瞄准市场需求,推进产品的实际应用。用户关心的三点在于:设备买得起,能够处理问题,检测结果可接受。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从最贴近用户的第四步做起,逐步向前辐射。目前我们辐射到了光谱仪、模块环节,未来会不会继续进入元器件环节,要取决于产量:我们目前是中国出货量最大的企业,但也只有几千台,现在做元器件可能入不敷出——近红外只是元器件可使用的场景之一,只有实现多场景应用,元器件企业才可能生存下去。
在我们进入的模块、光谱仪、检测仪环节,我们都实现了100%的自主化:除了螺丝,其他的光路、电路都由我们设计;我们把不同的元器件设计成电路板,把电路板的贴装、PCB
阎巍:从国内、国际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目前在饲料和粮油加工领域渗透率最高。如在饲料行业,
每开一个分厂,核心实验室都会配近红外光谱分析仪;饲料的前端是豆粕厂,国内豆粕市场基本由几大粮商主导,尤其中粮广泛使用了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给粮商供货的中小型贸易商、加工商是我们的客户,慢慢的开始使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最前端的小型贸易商中,除了农民基本都会使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
我们入行时的想法是,在渗透率较高、市场教育较完善的情况下,竞争也会相对激烈。同时,考虑到这两个行业对模型的需求较大,前期投入工作量大、周期长,在今年之前,我们公司都没过多涉足这两个行业,而是从上游供应商入手,如农产品
的贸易商、小型加工商等。后在2022年,我们郑重进入化工领域。这一领域非常看重安全,也希望可以用设备代替人员。目前,企业主要在农业的贸易端、化工业渗透率较高。国际和国内的产业体系、生产链条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分区域、分行业看待。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我们都要站在市场需求的角度,推进产品的实际应用,这一基本逻辑是一致的。我们主要是通过两条路径提高渗透率:在已完成了市场教育的区域、行业,客户的真实需求较为刚性,提高渗透率的主要方式是把产品信息送达客户,这个工作主要由市场部、销售部来做。有些区域、行业未完成市场教育的区域,我们会寻找产业链上已完成市场教育的环节切入。
《21世纪》:在面向B端和C端分别设计近红外光谱分析设备时,公司有哪些不同考量?
我相信未来近红外光谱仪一定会走到C端,我们也在筹划C端产品。其实设备很好做出来,我们目前能够产出的最小设备体积近似于香烟盒。但难在知识库:要建立面向不同品类、不一样的区域的数据库——可能数据库模型达到几千、上万种,才可能满足C端用户的多样需求。此前行业里有企业做C端市场,也获得了融资,但是市场反应冷淡,最终未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与持续支持。 我觉得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足够的数据库。要做出工具,而不是玩具,可能前期要筹备上亿美金建立数据库。我认为,当前还不是做C端产品的
当前,科学仪器公司普遍面临市场用户数不大、市场天花板较低的局面。以质谱仪为例,目前市面上主要有离子阱质谱、四级杆质谱、轨道阱质谱、飞行时间质谱、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磁质谱等等,每一种客户群体都是有限的。企业进入会面临这一局面:每做一种仪器都要投入非常大,但收入呈长尾效应——在长达20、30年的时间里,每年的收入天花板都不太高。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企业报表上的营收、利润都不会太好看。从国际头部科学仪器企业来看,每年的收入也只有一小半来自经营,另一半则来自并购。大部分科学仪器公司的发展路径相同,底层商业逻辑是面对有限的客户群体,争取在每一个客户采购仪器时都有相应的技术路线满足其需求。如赛默飞在9类科研仪器中做到了世界第一,年度客户的复购在于产品品类足够丰富。
我认为,中国还没有一家公司具备这样的能力。科学仪器公司一方面要不断投入营销去开发新客户,另一方面要不断投入研发去生产新产品,面临两端压力。据我了解,在当前的技术力量下,近红外是科学仪器中少数通过MEMS技术,能够从实验室搬到生产线上的领域,也就是从科学仪器变成了过程仪表。常见的过程仪表如流量计、温度计等。过程仪表企业面对的客户群体是无限的,每个客户可使用的场景也不唯一,能够解决复购、粘性等问题。
按照过程仪表路径,我们最终选择流程工业为发力方向。流程工业能够理解为在不同的生产环节添加不同的原材料,通过化学性质变化生产出产品。
从工业的发展史看,历经人工化、自动化演进,工业正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而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有温度、重量、流速、流量等物理性质变化,还有诸如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钠之类的化学性质变化。通过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实时检测化学性质,一方面能够替代原本的定时检测,另一方面能够把反应终点控制在最佳状态——相当于给自动化生产提供了一个智能化方案。
我的理解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有三个重要支柱:一是感知,二是控制,三是执行,我们的发力点在感知和控制的交界处。
化:首先是仪表化;其次是把仪表做得更小、更便宜,变成一个传感器。原来有物理
、化学传感器,近红外是光学传感器,我们大家都希望把近红外变成传感器架构的一员。在智能制造领域,我们大家都希望能够通过近红外技术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产成率、生产品质,帮助客户在生产的基本工艺上基于经验数据实现数字化可控。加快出海步伐
我们的选择标准首先是需求有长尾效应。我们会考虑:技术提供给对方后能节省多少成本,如果对方能够在两年内收回投资,那么后续时间都是净收入期,企业才会愿意购买。我们大家都希望企业用了设备之后,和我们达成双赢的局面。假如能够双赢,我们会继续考虑市场是不是足够大。我们不太愿意做小众化的市场,不然投入巨大,产出结果却不如人意。
公司自2021年开始布局国际市场,截至2023年底已进入北美、欧洲、亚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
在我们今年的营收目标中,来自国内的收入要高于国际,预计很快国内、国际的收入会持平。自今年起,公司已加大在海外市场的投入,加速海外市场布局。从增量角度,增量市场分为两部分:一是近红外技术未进入的行业,国内、国际进入难度一样;二是近红外技术已进入行业、但国际厂商未覆盖的空白市场。对于前者有必要进行市场教育,后者则不需要——国际企业已完成了大部分行业的教育,这一市场在国际比国内更加广阔。
《21世纪》:不久前公司完成了一轮超亿元融资,这一融资进度在业内处于什么位置?
事实上,在投资前评估中,投资机构也很难找对标企业。因为从发展路径看,我们不能和科学仪器公司对标,而更加匹配智能制造企业:把技术工程化,应用于尽可能多的场景,在此基础上逐步生产新的技术、设备。换言之,是以工业领域的需求为导向生产技术。我们目前在涉足领域几乎都做到了第一名,投资机构梳理对标企业也发现第二名到第N名加在一起的营收还没有我们的一半,因此,我们成功获得了风险投资。这一轮融资由达晨财智、元生资本共同领投,闲庭基金跟投,点石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另外,考虑到接下去的国际化步伐,我们计划近期再融一轮资。(文章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