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m6米乐官网

26位影评大咖在线开会庆祝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成立40周年【Bang!精选】

2023-11-21 13:23:18 m6米乐官网

  原标题:26位影评大咖在线开会,庆祝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成立40周年【Bang!精选】

  1月24日下午,新媒体时代的专业影评—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成立40周年研讨会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在线举行,饶曙光、章柏青、仲呈祥、胡智锋、张卫、赵卫防、尹鸿、王一川、陆红实、张颐武、丁亚平、周星、康伟、陈犀禾、钟大丰、李建强、盘剑、陈旭光、范志忠、皇甫宜川、吴冠平、李春利、高小立、谭政、李星文和胡建礼等20多位中国电影评论界的知名学者专家和媒体主编围绕着会议主题各抒己见。

  受疫情影响,这是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第一次以在线视频会议的形式举行研讨会,也是首次通过B站在网上同步直播,近200位影视传媒高校的学生和多家媒体的记者进入网络会议室在线旁听。此次研讨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研究员赵卫防主持。

  赵卫防表示,40年前的1981年1月24日,钟惦棐先生等学界前辈创立了中国电影评论学会。40年来,中国电影评论学会随着电影的生态变化砥砺前行,在引领中国电影评论发展和繁荣,建设电影强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的创作生态和批评生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专业电影批评需要被重新认知,专业电影批评怎么样做更有效的表达和传播等问题,要求我们再探讨。

  本次研讨会分为开幕致辞、研讨和小结三个单元,26位中国电影评论界的知名学者专家和媒体主编在会上做了精彩发言。限于文章篇幅,以下为当天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发言的观点精选。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成立40年来与时代同步伐,与电影实践相向而行,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我们要发扬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的优良传统——我们前辈电影批评家们的传统,我总结有六个面向:面向实践,面向观众,面向银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新媒体时代专业影评应该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有三个关键词:实践、专业和桥梁。

  实践:电影批评一定要面向实践,所有理论的灵感都应该来自于电影实践。电影理论批评的有效性与话语权,也在电影实践当中得到验证;专业:这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电影理论批评发展最核心的元素;桥梁:电影批评本来就是整个电影生态的桥梁,它联系电影创作和电影观众。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和电影理论批评要成为电影管理者和电影业界的桥梁和纽带,合力推进电影强国的建设。

  电影评论的表达一定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变化,以专业性,以信达雅来安身立命,来有效地传播自己的观点,来有效地发挥出电影批评主流的建设性的声音。

  这十年来,我们的专业影评成绩非常显著。第一,与之前相比,我们的专业电影批评从局限于政治评论和社会评论中走岀来,有了更大的电影批评观。也就是说,目前我们的评论,不再限于政治与社会,甚至也不限于艺术,我们涉及到电影诸多方面,技术的,产业的,市场的等。

  第二,我觉得我们这十几年来,在建立中国电影理论评论体系方面,我们的步伐加大了。相当一段时间,我们是唯西方马首是瞻。这十多年以来,我们在总结中国电影发展中自己的电影理论模式,在中西方电影理论的对比,在研究中国电影理论在世界电影理论中的位置,以及在建立自己电影美学,发扬中国电影的民族特色,继承中国电影的民族传统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电影创作和评论相互依存,没有精彩的电影创作,也不也许会出现精彩的电影评论。专业的电影理论评论会启发电影创作,也会对电影创作有很大的促进。专业影评要和拥有广泛社会反响的网络影评做到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的融合,二者各取所长。

  我是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创始人钟惦棐先生的学生,在今天纪念学会成立40周年的日子里,我尤其怀念恩师钟老。他是中国电影评论界的泰斗式人物,他常常是站在时代潮流的前端去进行总体把握,来预示电影创作潮流发展的走向,因此他有一句名言:评论和理论要走在前面。

  新媒体时代,电影评论的途径和方式会多样化,会更加现代化,但是评论的宗旨,我们的信仰是不能变的。钟惦棐生前精确指出:影评的焦点是美,是求美而不是求票房。票房他也很重视,但他反对走向片面。

  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中国电影评论界最近以饶曙光同志为代表,提出了为实现人类命运的共同体这个伟大的理念。电影界也提出了要有一种共同体美学来分析我们的电影。我觉得这就很可以让我们肯定,也很可以让我们研究。

  总之,我觉得电影评论一是要尊重艺术规律,二是要尊重艺术创作,要尊重艺术家,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家要继承钟老留下来的中国电影评论的优良历史传统和评论精神。

  胡智锋(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第一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的旗帜。我们要按照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去建构中国电影评论独特的话锋。我们要依托中国电影的实践,用中国人喜闻乐见的、独特的一个表达理念和方式,来表达出中国人的价值、精神、境界和情感,这样的电影评论才是接地气,才是真正的扎根中国大地,才是真正有广泛的人民性。

  第二,要强调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在新媒体时代,电影评论的数量能够说是太丰富了,但是高质量的、优秀的电影批评作品,像可以引发持续影响的标杆性的大作,还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中国电影评论呼唤精品。

  第三,要强调传承与创新。钟惦棐先生树立了中国电影评论的优良传统,应当传承下去。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地根据新媒体、新环境和新情况,来不断地创新话语、概念、方法和形式。在传承与创新中努力培育新的土壤,培养新的创作和文化。培育新的创作就是新的实践,培育新的文化,就是为整个社会文化的引领做出新的贡献。

  尹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教授)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四十年,一部电影发展史,是半部电影评论史,1949年前后诞生了很多优秀的电影评论家,包括学会的创始人钟惦棐先生,一直跟电影创作的发展相随相伴。电影评论起了三个重要的作用:

  一是对观众的引导。把优秀作品推荐给观众;二是对创作的借鉴。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评论工作都是跟创作保持着互动,所以才形成良好的评论;三是电影思潮的推动,中外很多电影思潮,都是因为电影评论的带动把它变成一个取向,一个群体性现象。

  新的时代环境中电影评论要接受三方面考验:第一是受众的考验,第二是接受创作的考验,第三是接待时代发展的考验。怎么让电影评论经受住以上三个考验?

  第一,专业理性的评论。所有的理性一定是建立在专业基础之上,没有专业基础其实是理性不了的。

  第二,要尊重评论的独立性。评论不是没有利益诉求,但是所有的利益诉求不能影响你的评论,我们才能够更好。无论是金钱还是人情,不能好处不说好,坏处不说坏。有时候咱们不可以说全部的真话,但至少咱们不可以说假话。

  第三,要增强电影评论的传播力、感染力与影响力。这些年来,应该说评论还是起很重要的作用,推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一开始可能观众并没那么熟悉和接受,包括很多文艺片,至少有三四十部文艺片票房成功的背后都有评论,评论把看上去很文艺的电影最后变成了大众电影,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

  王一川(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我的发言题目是《传承学会传统,淬炼专业品格》。要淬炼我们专业影评的品格,需同时考虑下面四种要素:

  首先,专业影评需要认真研究和评论电影创作者和观众,应当成为贯通电影创作者与电影观众之间的使者,这是专业影评的基本任务;第二,影评人应当不断地更新社会观念和电影艺术观念,探讨社会观念更新与电影观念更新之间的连接点,不能固步自封;第三,影评人要妥善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复杂关系;第四,专业影评应当继续运用传统媒体去传播,但是同时也应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去争取或者赢得更大、更宽阔的空间,争取更好的传播效果。

  总之,这四种关系我觉得就是电影创作者和电影观众的关系,社会观念更新和电影观念更新的关系,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关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关系。

  专业影评对大众影评的影响,似乎随着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后,出现了弱化的现象。如果不去适应它,专业影评很难再去发挥它对大众影评的引领作用,我们大家可以从几个维度努力:

  第一,要重新认识专业影评的价值,重拾信心。从新媒体时代开始,我们专业影评好像自己就有了一种慢慢的疏远大众影评的倾向,越来越走向象牙塔,我们自己要有警觉。

  第二,要在坚持我们专业身份,专业立场,专业精神的前提之下,自身也要求变,在求变中去获得对大众影评的引领。钟惦棐会长曾经有一篇文章叫《论感性》,我们的专业影评是否也可以在坚持专业立场,专业身份的前提下,从表达上更感性一些,比如谢飞老师在网上点评式的电影评论,我认为这个效果很好。

  第三,要依靠和发挥我们集体性的力量,一方面想方设法打造一批有影响的专业影评的新媒体平台,另一方面能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平台下,每年搞一些品牌活动,比如大众影评的评奖活动,大量团结和吸收在新媒体平台上大众影评有影响的作者。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在电影评论的工作中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夏衍先生和钟惦棐钟老的探索,给这个评论学会注入了方向性的意识和观念,其中有两点特别值得重视:一是他们始终强调电影评论的社会责任,强调它对伦理观、价值观的作用;二是他们对观众的判断,对观众欣赏能力和愿望,对观众的思考,始终居于他们判断的中心。

  今天的电影世界,与四十年前完全不一样了,电影评论也在经历着大变化,有三个方面可以让我们去探究:第一,是要重新去观察专业影评,是否能找到新的切入点,让专业影评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如今在网络上,公众性的影评已经越来越崛起。专业影评一定要找到一个路径,找到一些切点,和大众影评直接有一个对话。

  第二,我们应该和观众去转化,把我们的批评理论,把我们的研究转化为一种可供社会,可供观众,或者可供大众影评对话的空间。

  第三,谋互动。钟老他们一开始就介入到对电影第一线的评判和谈论中,对很多电影业或者电影发展重大问题,提出思考和关切。因此,我们要谋求和社会的互动。

  丁亚平(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研究员)

  第一,数字人文与技术的连接。作为概念与方法,数字人文的概念与外延具有无限的广大,它在评论中一样能映射不同的光谱。基于数字技术,数字化兴起的新媒体,给我们电影评论带来了评论形态功能的巨大影响,也带来观念更新。这要求专业影评要去做更高的自体反思。

  第二,坚持创新,采取批评、批判的眼光看待一切,是新媒体下影评发展的源泉和基础。随着媒介市场之间的竞争的加剧,人人都是评论家,把评论的主动权交给受众。

  第三,需要看到技术每一步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弊端。结果量化,技术网络的思维是不是可能削弱了评论的人文性、精神性?甚至削减了评论者的职业伦理,削减了评论者的主体性、引领性,这些值得重视,值得深入的思考。这正要专业影评在数字时代、新媒体时代更上一层楼,提出一些更明确的主张。

  周星(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我发言的题目就是关于影评专业性的认知。回想四十年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所聚焦的电影艺术的专业评论,专业性包括以下五点展开:

  首先,要有学理性,专业性是学理性,要有理论的支撑,理论的素养,还需要宏大的关照;第二,专业性必须有历史关照。影评必须以电影事业发展的脉络作为批评;第三,专业性体现在由以上两点凝结成的逻辑性。影评的逻辑性,评论出发点是要有根基的,有它的价值观立足点,同时又有一种阐释性的逻辑,层层递进而来构成影评判断电影现象,同时提升到一定理论高度的认知。

  第四,表现在一种评判对象的针对性。钟惦棐先生提到的要针对影片。回归具体的作品才能呈现出你的史论,理论逻辑的架式,而不是一套所谓成型的空洞理论。

  第五,专业性还有一个尺度,就是要深入浅出,专业性的目标不是只给少数人所看的评论,要兼顾理论整体的视野,也就是专业技术人员理解电影来相较高下,但是更需要针对最广大的观众。

  我可以加上第六点,要探讨影评的专业性还要看到它的影评专业性变迁,知道影评专业性的变迁,如果说过去影评是阳春白雪的专业性,互联网时代,能不能影响大众也是专业性的一个指标。

  首先,要强调专业性。从本质上讲专业影评的专业性还是明确不变的,那就是贴着电影规律言说,这是影评专业性的根本。

  第二,作者性。我想套用作者电影和电影作者的概念,提出一个概念叫影评作者和作者影评,影评强调个人化的风格。作者影评的作者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观察,一是气质,也就是影评中独到的思想和观点,有独到的发现,这是作者影评作者性最为核心的部分;二是颜值,也就是影评中的话语方式,话语方式是基于思想的,话语方式是作者性的外在加持,但绝不是皇帝的新衣。当下的专业影评还是存在着话语贫困的。

  第三,在场性。强调的是影评的现场立场,让专业影评有效抵达中国电影的现场,敏锐地察觉缺陷,提出问题,并助力于问题的解决。在场性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决定着专业影评的有效性,决定作者影评的作者学术生产力。

  最后还有个建议,咱们学会能否开展优秀影评的推荐,甚至举办年度盛典,做出示范和引领?

  新时期电影推动和发展,是和电影批评深入的介入分不开的。当时很著名的一个口号就是电影语言现代化,当然那个电影语言当时是比较明确的,更多的是指电影的形式,电影的叙事手段,电影语言的现代化。那个时代的电影批评中现代化的主题,其实就是渗透每个方面的。钟惦棐当时写了电影观念和社会观念的更新。当时影评对中国电影本身的发展,我觉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以至于后面电影娱乐性的讨论,也纳入到这样一个现代性。后来慢慢随着电影的发展,以及国内电影市场的变化,关于电影产业化的研究和批评话语,当时慢慢地上升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很多电影票房是不是成功,也往往成为电影批评本身的重要标准。《阿凡达》等影片上映之后,新技术的应用给影片带来的影响,也成为电影批评的一个重点。

  随着电影强国目标的提出,电影批评中出现国家化的趋势,我曾给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写过一篇文章《民族国家,民族形象》,当时电影批评就已经围绕国家的主题,这个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关于电影批评中国家的价值,国家的形象,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电影配合的关系,仍然会成为电影批评很重要的指标。

  讨论专业影评我们第一步应该区分专业影评和电影学术批评之间的关系,就是专业影评也是影评,有许多咱们不可以把电影学术研究批评的标准和方法来要求专业影评。

  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评在坚持人文导向的前提下,有几点特别需要注意:一是要相对独立于商业宣传或其他一些非专业的需求,具有很明显的个体特征,有自己独特的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动,这是表现专业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专业影评人不能永远觉得自身是权威。

  二是要用大众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对于影片的理解,对于电影的认识。影评和学术批评之间的交流已经是一个时代的需要和时代的必然了。专业影评需要更看重和观众之间的互动,才能够真正的生存和发展,才能起到应有的文化作用。

  2020年比较特殊,中国电影开局不利,这种态势一直影响到全年,但这种不利的局面并没影响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步伐,反而在客观上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平心静气,深耕细作的机会。

  我后来梳理了一下,今年我们研究了一些前瞻性、战略性、规律性、整体性,而且都是真真切切比较大的问题。比如说电影共同体美学,电影想象力消费,电影和新媒介、新技术的关联,这样一些问题严格地讲我们以前也研究过,但是今年的研究更加专注、集中、深入、透彻,而且形成了一种研究的合力。

  这么多的理论家关注疫情以后,后疫情时代中国电影的发展,不光是客观地分析疫情可能给电影造成的负面影响,而且对后疫情时代中国电影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献计献策。

  我认为专业影评的专业大多数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专业影评应该具有一定的理论体系,这是专业影评与大众影评的本质区别。

  其次,专业影评应该具有历史视野,也就是说能够将一部影片或某种电影现象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来进行评价,而不是仅仅就一部影片而谈影片,就某种现象而谈现象。这样才可以发现这些影片或现象的后面有几率存在的,比影片或现象更重要的东西。这样的话我们专业影评才能更准确,更加深刻,也更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并且才有机会正确的引领创作和产业实践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专业影评者不仅要掌握理论,还要通晓历史,不仅要通晓电影史、艺术史,还要通晓社会史和文化史。

  第三,影评的专业性还表现在要能够与当下的创作和产业实践相结合,为影视创作和产业把脉、治病,并且与其互动,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更要求我们不仅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有精准的历史眼光,并且要有敏锐的现实。能够抓住现实中存在和出现的某些现象,甚至是不被人注意的某种现象来进行评论、分析、讨论,并且要能够跟我们的创作者、实践者进行互动,影响他们。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真正为业界,而不单单是学界所认同,也才能够真正可以称为专业的影评。

  我讲几个小标题,用几个小标题带出一些粗略的思考。第一个小标题,人人都是批评家的时代,我们还能做什么?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批评家登高一呼,万众云集的轰动效应过去了。我们的影评也正在失去轰动效应。

  第二个小标题,我要说在新口碑时代,我们实际上功不可没。我在很多地方提出一个“新口碑时代”的术语,我们现在其实已经走过了最早开始的口碑和票房严重不一致的时代。这一届观众在我们专业工作者的引领之下,逐渐地成长起来。无论专业影评还是非专业影评,都功不可没。

  第三个小标题,在中国影评学会四十周年之际,我们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新口碑时代,人人都是批评家的时代,我们如何总结中国电影学派,如何总结?我觉得钟惦棐很多思想和成果,在互联网时代也很有用。比如钟惦棐先生的文章短小精悍,言之有物、尖锐深刻,都不是长篇大论。

  最后一个问题,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与批评是啥关系?我觉得理论和批评是不一样的,理论是一种体系的构建,但批评是一种实践,是理论的具体运用。评论一定要言之有物,一定要有明确的对象。评论者要有一种架构中国电影理论学派的主体性,是主动的同化和顺应,而不是对西方理论的生吞活剥。

  范志忠(浙江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

  新媒体时代影评的专业性可能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专业影评应该是有组织化的影评。在新媒体时代下,专业影评跟活跃在新媒体大众化的影评相比,其特色就在于我们有中国电影评论学会,能够最终靠这样组织的平台很好地实现跟编剧、制作人等进行一种集体智慧的碰撞。有组织地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评论,由此彰显我们的权威性和专业能力。

  第二,在新媒体的语境中,要达到专业影评大众化的传播,如果还仅仅是在传统学术杂志和媒体上发布的话,客观上会有一个滞后性。虽然我们也发声了,但是由于传播的滞后性,使得我们在公众关注度最高的时候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当代电影》和《电影艺术》都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形式,把新作的影评第一时间进行发布,这就是在新媒体时代下专业影评及时性回应的传播策略。

  新媒体时代的专业性还需要注意简短性,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用短小精悍的话语,像陈旭光教授所说的感悟式的话语,可能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共鸣。

  第三,要强调我们的规范性。互联网时代由于资本力量的绑架,很多的影评被水军绑架了,这时就要专业影评通过及时性、简短性以及规范性上做出回应。

  就我的工作来讲,我是评论服务者,下面我就评论服务者的角度谈两点我对新媒体时代专业影评的思考和认识。

  第一点认识,专业评论需要融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影评,若无法与新媒体融为一体,影评也就毫无意义,这正是今天专业影评遭遇的困境。怎样适应并融入新媒体?我想简单谈两个观察。

  第一个观察是表现上的视觉性。新媒体时代的影评要增加评论的表现力,增加吸引力、亲和力,增加与读者的互动性,就有必要进行文字、图片甚至视频的组合思考和设计,做到真正的图文并茂。

  第二个观察是个性化的短语表达。个性化在任何时代都是优秀评论者的特征。个性化短句有利于提高作者在网络上的辨识度,也更加有助于在网络上的传播并形成影响力。

  第二点认识,无论什么样的时代,专业影评都需要体现专业性。一个专业的作者背后呈现的是专业体系,一个理论体系。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无论是三十年代的影评,八十年代的影评还是当下新媒体时代的影评,用什么样的准则进行评论是前提。无论你的影评是不是个性化,是不是使用了短句,假如没有评论标准也就无所谓影评。

  我认为一篇专业影评所呈现的专业性,可能至少包括下面几个维度或者其中至少一个方面:第一是历史的眼光;第二是全球化的当代视野;第三是未来角度下的回望和审视。

  吴冠平(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教授)

  影评就是观众的向导,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既然是向导我们就应该坚守一些东西,这种坚守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作为电影评论都是不能改变的。一个是理性的对影片的价值判断,第二在对影片进行理论价值判断的时候,如何建构普通大众他们对历史和美学方面的考虑。

  我的第二个词是清醒。影评的复杂性在于,我们的影评随着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主体观众和主流观众,他们的情感结构、知识结构,以及时代性和媒介方式都带来了批评的话语方式的变化。所以我们该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个时代性。

  第三个词是勇敢。今天很多的影评被消费化,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于资本和操控资本的力量在去影评的专业化,这种力量是我们没办法改变,但又必须要有勇气面对的。

  在我看来,坚守、清醒和勇气,是跟那些资本或者是资本操纵的力量、去影评专业性的力量,进行有技巧的一种争鸣,或者一种理性的表达,实际上也是今天我们电影批评专业性所要求的。

  我认为影评可分成三个类型:精英影评、大众影评和媒介影评。我们报纸上发的这些可能就应该称之为媒介影评。

  我们有时候约稿,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位专家的稿子,可能他们更适合我们媒体来发,适合读者来看。有的精英评论不是说写得不好,其实写得非常好,有非常深的理论功底,学术性也很强,但是读者不一定喜欢看。这就是一个影评贴近性的问题。

  媒介影评我觉得它是在精英影评和大众影评之间,在互联网时代媒介影评越来越繁荣,而且需求量也慢慢变得大。但对于我们报纸来说,能给我们写影评的作者并没有很多,因为互联网上很多作者的影评我们没法发。而很多精英的评论又太学术化了,我们发出来可能也不会有太多读者。

  新媒体下的影评,要打破大众影评和精英影评之间的这堵墙。精英影评能不能向大众方面贴近一些?大众影评则需要再向专业性靠拢一点,这种破界恰恰是我们的媒介影评。

  影评最重要的就是客观、公正,在没有绝对权威的评价体系下,客观公正就应该是评价的标准。我们现在并不缺少阿谀奉承,也不缺少攻击谩骂,我们缺少的是认真看完影片提出它的优缺点。不足的地方提出建议,能够对以后的创作起到作用。

  好的电影就是要有人关注,有人愿意发声。好的影评是可以激起人们走进电影院欲望的。再好一些的影评,是能与影片、与社会话题形成良好的互动,能够对整个社会发展起到推进的作用。

  比如北京的一位创业者,他就是看了《中国合伙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梦想,今天已经功成名就了;电影《亲爱的》关注拐卖儿童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巨大伤害,电影评论直指社会问题,引发了针对拐卖儿童专业法规的重新制定。还有《我不是药神》等影片,我们影评人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显而易见,所有的评论都不可能剥离它的现实意义。

  我的标题叫《新媒体时代的电影批评要为电影祛魅和赋魅》。所谓祛魅,就是希望电影批评要为中国电影产业获得更好的舆论环境,不应该再用几十年前极端的思想去对电影进行批评。

  专业的电影批评要为电影祛魅,一定要敢于和自己的偏见和错误的言论做斗争。这种极端的思想非常要不得,专业批评要敢于和这些思想做斗争。

  第二,专业电影批评要普及电影专业性的部分,需要专业素质的养成,整体提高中国电影观众的电影素养,这是专业影评需要着力的地方。

  此外,专业影评在针对中国电影产业比较薄弱的地方要积极发声,比如对年轻电影人的扶持,对艺术片的呐喊,包括地域性电影、少数民族电影和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的电影。这些比较薄弱和容易被有关方面忽略,大部分进不了专业视野的电影,专业批评需要积极地发声,形成舆论效应。

  今天的题目叫新媒体时代的专业影评,说起来各位老师对专业影评了解得更多一点,我对新媒体时代或者说新媒体更了解一点。这几天写了一篇2600字的稿子,更多的是介绍一点所谓新媒体影评的情况,但是因为时间关系就不在这里念了,我发到群里。

  我的文章标题叫《一个耕耘在新媒体前沿的影评人的启发和困惑》。我做新媒体做微信公众号已经有七年多了,尤其是近几年我觉得新媒体影评有很多新的变化。我分成三个小标题介绍:第一是公号影评的基本特征;第二是发展路上的重要转折;第三是疫情以来的显著变化。2020年一场忽然爆发到现在也没过去的人类大灾难,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都受到影响了,新媒体影评也影响非常大。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原先以电影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影评号没影片写了,他们都来写电视剧了。

  简要谈三点对“新媒体时代的专业影评”的粗浅看法。第一,新媒体时代和网络时代,人人都是影评人,影评水平参差不齐、泥沙俱下。与此同时,影评对电影的生产、发行和票房产生了慢慢的变大的影响。在海量的影评中,专业影评的专业性、独立性和价值观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出来。

  第二,新媒体时代,专业影评要想有更好传播效果,需要深入浅出、文笔生动,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需要视角上平等,时效上快速。评论视角和读者平等,不要因自己的专业性就显得高高在上、过于阳春白雪。

  第三,新媒体时代,专业影评应该与时俱进,专业影评人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媒体。电影本身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近十几年来不断有新的电影技术产生,比如CG技术、120帧等,专业影评要学;各种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特点,专业影评人也需要学习,能够尝试不同媒体形态的影评,除了文字之外,还有图片、短视频、中视频、音频、图解都可以尝试。

  专业影评学会抵达观众要建立影评共同体,是因为,影评界存在传统影评圈和网络影评圈两个圈子,两个圈子的表达方式和刊载媒体都不一样,流量与影响力也不一样,我们应该把这两个圈子融合在一起,成为共同体。

  首先在组织层面,要做两个圈子的沟通、互动和引领;其次在影评人个人层面,也要成为共同体,既做传统影评和网络影评两种表达方式的共同体,可以在一篇影评中将两种影评的表达方式融合在一起,也可以既在传统学术刊物上写专业影评,又可以在网络站点平台上按照网络的传播方式写网络影评。

  专业影评人写网络影评的时候,可以在“人人都是影评人”的网络环境中,追求网红化,以增强专业影评人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在网络站点平台写作的时候追求快捷、简短、有趣、多量,既表现出自己的个人特色,又努力回应观众关心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