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浙江长兴:江南风味百叶龙 让陈旧非遗“舞”起来

2024-02-08 14:04:19 新闻资讯

  中新网湖州2月3日电(胡丰富 黄彦君)在江南静寂的荷塘中,湖水泛动,朵朵荷花在和风下摇晃,霎时间,荷花化为巨龙腾空而起,俯仰之间直冲云霄,这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明遗产——长兴百叶龙的舞台“高光”时间。

  走进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百叶龙展览馆,一条通体粉白色的长龙“络绎”于“荷塘”之间。与常见的金色、赤色布龙不同,百叶龙艺术团团长顾圆介绍,这条百叶龙,龙身由888片荷花瓣组成,绿叶装点其间,龙尾是一只蝴蝶,颇具江南水乡风情。

  “新年后的扮演现已排到了2月25日,从大年初四就要开端扮演了。”顾圆说,适逢龙年,百叶龙扮演比从前更多。

  在百叶龙发源地林乡镇天平村,人们习气每年正月十五舞龙,请求来年风调雨顺。花瓣组成荷花,荷花敏捷改换、顺次环环相扣,在10秒内拼接起长龙,这是连续两百多年的民间才智。

  2005年,长兴百叶龙艺术团建立,注册了公司、商标;近几年,艺术团改制,并入了长兴文旅集团,进行市场化运营,接受扮演活动,为陈旧的百叶龙注入开展生机。

  “传统非遗的影响力是有限的,经过市场化运作,能够将百叶龙进一步打响。”顾圆说,团里大多数舞龙者并非专职艺人,他们在台上舞龙,台下是各个岗位上的文明产业工作人员。

  在百叶龙展览馆内,有一面“荣誉墙”,记载着百叶龙的“腾飞”之路。2023年,百叶龙露脸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暖场扮演、登上第六届我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俄罗斯、新西兰、法国、韩国……都曾呈现百叶龙的身影,这条非遗龙,成了浙江的外宣“金手刺”。

  在百叶龙“龙头”、百叶龙艺术团副团长顾越看来,百叶龙舞出的每一步,都要下足苦功夫。

  作为本乡长兴人,受同为百叶龙传承人的父亲影响,顾越从小学起开端操练舞龙,现在已二十年左右,经历过上千场扮演。

  两年操练,从副角荷花、荷叶,舞到龙身、龙尾、龙头,这是一个百叶龙扮演者的进阶晋级之路。

  “舞百叶龙入门大约只需要两个月,但至少要操练两年,才能把龙舞‘精’。”顾越说,百叶龙龙头精美,约有十斤重,对舞龙者膂力要求很高,舞上两三分钟就会出汗。

  谈到非遗文明的传承,顾越言语中多了一些自豪。“现在,百叶龙有9个基地,每周会进校园1次-2次,给学生做训练,学生们对百叶龙很感兴趣。”顾越介绍,艺术团不断有年轻人参加,他们正在吸纳新生力量。

  新艺人在台上扮演时,老成员们总会坐在台下观看、拍视频,记录下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扮演完毕后进行复盘解析。

  龙年新年将至,长兴百叶龙又“活”了起来,上到省级春晚,下到各村“村晚”,随处可见这条江南我国龙的身影。顾越和记者说,他的愿望,是和百叶龙一同走上更大的舞台。(完)